世界的底片 序章 要有光
一切的开始,构建物质世界的底片。
要实现那彼岸的天堂,必须泅过这滔天的血海 - 科幻小说《穿越通天塔的顶端》
序章 要有光
1: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And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upon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moved upon the face of the waters.
美国,东海岸,西42街与百老汇大道交汇处,12月31日。苹果派的肉桂香味乘着摩天大楼风,从洛克菲勒中心呼啸着奔向时报大楼那面巨大的电子广告墙。大约半个小时后,“扬基之子”科汉和他的音乐便会在绚烂的烟花中为新年的到来而喝彩。在此刻亮如白昼的纽约市,与所有正在狂欢的年轻男女不同,某个普通的电气技师正在试图更换六号线赛普雷斯大道站里一个不亮的灯泡。与欧洲的老城市类似,这些最早的大都市作为最早安装电气照明的人类聚落,存在着大量过时和缺乏维护的钠灯和白炽灯,这些倒霉的玩意不但耗电惊人,照明效率也极低,巨大的发热量使得他们经常性的发生故障——碳纤维在忍受几百个小时近乎被点燃的高温后,伴随着一阵蓝白色闪光,彻底化为了灯罩上的一块灰色污渍。
电气技师取下了半圆形的反光板,这使得他可以更容易摸到灯座。一阵寒风吹过,使他忍不住把脖子往那件很不错的电工大衣里缩了缩。此时,他真想扔下手里的工作,回去那间四层小旅馆的二楼,然后靠在电热炉边上把剩下的半瓶啤酒喝完,也许再看看电视。他小心地取下了那个坏掉的老东西,随手将其丢在身后,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替换用的新灯泡——这个新的灯泡使用了西屋电气最新的钨制灯芯,理论上可以照亮大约七百个小时,因此接下来的几个月,他都不会再如同今晚一样,在所有人玩乐的时候,一个人在老旧的车站里维修灯泡。
新的灯泡很轻松的就被安装到了灯座上,随着底部的金属触点与线路板上的电线接头逐渐接近,一丝细微的,难以察觉的电流从钨丝的晶格中产生,开放回路中的电磁波被接受了,但这还不足以让灯泡亮起;随着触点和底座之间的距离一点点缩小,直到两片金属的表面贴合到了一起——那一刹那,仅仅只是一瞬间,原本平衡的电荷被猛烈地振动,一股强大的能量,沿铜芯线的外围迅速传递过来,仅仅只是一个瞬间,构成灯芯的金属晶体里的电子还未来得及移动哪怕一毫米的时间,如神般的雷霆便将其穿透,燃烧,在电子海中掀起剧烈的能级海啸,于是有了光。
在这束光诞生的38亿年前,穿越数万米高的云层,同样的一束雷光在猩红的大地上呼啸,这道闪电的巨响在10秒内便穿透了4775米的天空,远比时代广场烟花的爆鸣更快,这是因为477.5米每秒是声音在弥漫地表的,100摄氏度的水蒸气中所传播的速度。然而随着地球的逐渐降温,低温的云层开始形成,它们相互堆叠,摩擦,积累着巨量的电荷,然后在一瞬间贯穿苍穹,形成这个世界最早的凝结核,并让更低位置的水蒸气得以凝聚形成云层。如此的过程重复了数十亿年,不断堆积的云层遮蔽了阳光,让地面的温度降低到了关键的100摄氏度以下——终于在电闪雷鸣之间,一场豪雨覆盖了整个世界,灌溉形成了海洋,在这刚刚形成的大海中,几种轻质量元素相互组合,生命的原料调制出稀薄的化学汤,并最终,在古生代的第一个纪里,湿滑的无脊椎生物们颤抖着走向了海床。他们生于天空的雷鸣,歌于无垠的汪洋,他们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们在海中遨游了一亿年,狩猎着,进化着,向着智能的诞生不断前进着。
然而宇宙却有着致命的幽默感。当奇虾们慵懒的躺在海底时,一场来自数百光年外,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伽马射线暴猛烈地击中了地球大气层,在一秒钟之内便撕裂了天空。剧烈的电离辐射让地球失去了一半以上用于抵御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并穿透了一切暴露在光线下的生灵。近海的生物在一瞬间便全部死亡,食物链被摧毁,剩下的生命在这充斥着死亡的世界里,仅仅苟延残喘了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便也相继死去,整个地球80%以上的生物完全死亡,这便是著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然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超新星发射出的等同于恒星燃尽的庞大能量,击穿了命中的第一个目标——地球所在处的宇宙弦。包裹于宇宙内侧的维度被反转,地球成为了通往宇宙的边缘的一个裂口。在伽马射线暴中死亡的生物,虽然已被彻底降解为基本的有机分子,但却以另一种形态——一种与地球上的任何物质都不相同的形态,出现在了一片平原上。构成生物的分子在粉碎的瞬间,其包含的信息被伽马射线如同拍照一般记录下来,在穿越了可见宇宙的边缘之后,来到了新的维度,以信息生命的形式再次出现。这个维度如同覆盖于可见宇宙之上的信息薄膜,物理世界的规律和因果,在这里成为了构造物质基础的原子。这些死于寒武纪的生命,就这样以无形的方式,在这片用于打印世界的相机底片上继续进化。在数亿年连续不断的演化中,他们学会了如何重组自己的身体,于是纯粹的信息生物有了形态,并以他们的远房亲戚——那些仍然活在地球上的生命的后裔的形态学信息为参考,制作了自己的身体。由于地球距离他们进入宇宙边缘的入口是如此的接近,底片生物学会的另一件事,便是通过影响宇宙底片上的原子,来操纵可见宇宙的规律。他们静静地学习,记录,在无限宽广的宇宙底片中,演化出了智能——而可见宇宙的地球上,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连续不断的灭绝性事件,让居住在地球上的生命,多花费了整整五亿年,才诞生出第一种懵懂的智慧生物。
赛普雷斯大道站新换上的灯泡闪烁了几下,发出了刺耳的噪音,然后再一次烧断了。“上帝啊,真该死!”,电工小声地咒骂了一句,打算把这活计留给明天的工友。